2025CLE中国授权展

业绩全面下滑 彪马启动第二轮大裁员,战略调整能否扭转颓势?

2025-11-05 15:28 | 华衣网

作为运动品牌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彪马在2025年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成绩单。经汇率调整后,其销售额下降10.4%,至19.557亿欧元,最终净亏损6230万欧元。这一表现不仅反映了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揭示了全球运动消费品市场的整体疲软。

业绩全面下滑,毛利率承压明显

仔细分析彪马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其问题不仅限于营收层面。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260个基点至45.2%,这一下滑主要源于批发渠道促销活动增加、渠道整顿产生的库存准备金以及运费成本上升的多重压力。与此同时,库存增加17.3%,达到21.241亿欧元,这一数字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库存高企会直接占用企业现金流,增加运营成本。

从每股收益来看,彪马每股亏损0.42欧元,这一数据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新任首席执行官阿瑟·霍尔德承认公司正面临艰难时期,他表示:“自7月底以来,我们采取了重要措施清理分销渠道、改善现金管理和重置运营费用。”

区域市场表现:美洲区成最大痛点

从地理分布来看,彪马在全球主要市场均出现下滑,但程度有所不同。美洲地区销售额降幅最为显著,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15.2%,至6.781亿欧元。这一表现与美国进口关税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该区域消费者对彪马品牌产品的需求减弱。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7.1%,至9.106亿欧元,主要原因是欧洲批发业务疲软,受到产品回收及主动缩减非核心业务影响。相较而言,亚太地区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9.0%,至3.671亿欧元,其中大中华区批发业务受整顿举措影响显著下降,但直接面向消费者(DTC)业务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跌幅,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为彪马在未来市场调整提供方向性启示。

产品品类分析:运动时尚品类失速

深入产品品类表现,彪马三大主营业务线全线下滑。鞋类产品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9.9%,至10.458亿欧元,尽管鞋类一直是运动品牌的核心利润来源,但彪马在这一领域的多数细分品类均呈现下滑态势。

服装类产品表现更为黯淡,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12.8%,至6.355亿欧元。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彪马最大品类“运动时尚”的销售额下滑,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偏好可能正从时尚导向的功能性产品转向专业运动装备。配饰类产品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6.1%,至2.744亿欧元,相对较小的跌幅表明配饰品类可能具有更强的市场抗波动能力。

大规模裁员与战略调整

为应对业绩困境,彪马已启动第二轮全球裁员计划,预计在2026年底前进一步裁员约13%,涉及约900个岗位。这一举措是继今年3月宣布的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此前彪马已在全球裁员500人。连续的大规模裁员不仅为削减成本,更是公司战略重构的重要信号。

阿瑟·霍尔德表示:“通过扩大成本效率计划,我们正迅速应对挑战,提升业务效率与抗风险能力。”这一表态明确了彪马当前的工作重点:清理分销渠道、改善现金管理和重置运营费用。公司已将2025年定义为“战略调整年”,直面品牌势头疲软、全渠道库存高企以及分销质量偏低等核心挑战。

战略调整的具体举措与市场影响

为扭转局面,彪马在三季度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措施。公司减少了非核心批发业务、清理零售合作伙伴的过剩库存,并降低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渠道中电商平台与正价门店的促销活动。这些举措虽然短期内对业绩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和渠道健康度。

然而,这些调整已经对彪马的批发业务表现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DTC销售额增长造成压力。这种短期阵痛是品牌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战略目标。彪马预计到2026年底库存将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一时间表显示了公司对转型难度的清醒认识。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全年,彪马预计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动荡将对行业产生显著影响。公司特别提到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品牌势头疲软、渠道结构与质量变化、美国关税影响以及库存高企。这些因素不仅彪马需要面对,也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日益激烈的运动品牌竞争环境中,彪马的业绩下滑与战略调整提供了一个观察行业动态的窗口。从品牌定位到渠道管理,从产品策略到区域市场侧重,彪马的转型之路将考验管理层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随着成本削减计划的深入推进和战略调整措施的逐步见效,市场将密切关注彪马能否在2026年底前实现业绩反转。(注:本文基于企业公告及公开信息梳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务商业用途,如需完整财报细节可查阅原始公告,具体细节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 品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