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市场消息称安踏集团即将完成对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旗下锐步(Reebok)的收购,且已进入“实缴”阶段。这一传闻迅速引发行业震动,但安踏官方对此的回应始终是“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这一暧昧态度,反而让市场对交易的确定性产生了更多联想。
锐步的沉浮:从巨头到“烫手山芋”
锐步的历史堪称一部运动品牌的兴衰教科书。1958年成立的锐步,曾凭借创新设计(如全球首双钉鞋)和明星代言(如NBA球星艾弗森)在20世纪80-90年代与耐克、阿迪达斯并称“运动三巨头”,1987年更以14亿美元销售额登顶全球第一。然而,2006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高价收购锐步后,后者却因战略摇摆、资源整合失败而迅速衰落。2021年,阿迪达斯以25亿美元“割肉”出售锐步给ABG公司,亏损高达97亿元人民币。如今的锐步,市场份额已跌出第一梯队,但其品牌遗产(如经典鞋款Reebok Pump)和北美渠道仍具潜在价值。
安踏的收购逻辑:补全“品牌帝国”的最后拼图?
安踏近年来通过“收购+运营”模式构建多品牌矩阵,从2009年收购FILA并使其年营收突破300亿,到2019年主导财团收购亚玛芬体育(旗下包括始祖鸟、萨洛蒙),其品牌管理能力已得到验证。收购锐步可能基于三重考量:
交易疑云:为何市场传闻与官方态度矛盾?
尽管媒体报道“已完成实缴”,但安踏的沉默背后可能存在复杂博弈。一方面,ABG公司作为“品牌收割机”(旗下拥有50多个品牌,如Juicy Couture),擅长通过拆分出售获利,2021年收购锐步时即被视作“中间商”角色;另一方面,安踏刚于2025年4月收购德国狼爪,短期内连续大手笔收购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资金链的担忧。此外,威富集团(VF Corporation)等潜在竞购者的存在,也可能促使安踏避免提前暴露战略意图。
行业影响:一场重塑运动品牌格局的豪赌
若收购落地,将产生连锁反应:
前瞻:收购只是开始,运营才是真正的战场
锐步的价值重建绝非易事。安踏若成功收购,需直面三大挑战:
这场潜在收购,本质上是中国品牌全球化野心的缩影。安踏的每一步,都在试探传统运动商业规则的边界。无论结果如何,其战略胆识已为行业提供了教科书级的分析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