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LE中国授权展

锦缀郁金香,非遗谱新章——“郁”见瓅锦大秀的国风时尚觉醒

2025-09-15 16:49 | 品牌方提供

当北京798·751园区97罐的金属穹顶与秋日阳光碰撞出冷冽的光泽,2025年9月11日下午,中纺瓅锦·贺荣的“‘郁’见瓅锦”大秀如期启幕。这场登陆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的展演,以郁金香为魂、织锦为骨,将千年非遗技艺与当代国风时尚熔于一炉,在模特的步履间,在面料的流转中,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向现代审美的优雅跃迁。

花与锦的共生:非遗元素的工艺重构

步入秀场,最先攫取目光的,是织锦面料上跃动的郁金香——它们并非简单的图案复刻,而是被赋予了东方美学的叙事感。有的以宋锦的“重纬显花”工艺勾勒花瓣边缘,让红如火、粉似霞的色彩在经纬间渐次晕染,宛如晨露浸润的花苞;有的借云锦的“妆花”技法,将郁金香花型与传统卷草纹交织,花茎缠绕云纹,在衣摆处形成流动的韵律;还有的用蜀锦的“通经断纬”技艺,以白胜雪的丝线打底,金线点缀花蕊,在灯光下折射出“盛满自然甘露”的璀璨质感。

这种“花与锦”的共生,源于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海宁中国家纺城设计总监、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对非遗技艺的深度解构。作为中纺面料自主研发的丝绸服装品牌,中纺瓅锦始终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准则:团队从海宁中国家纺城纺织非遗创意馆的蜀锦、宋锦、云锦展品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纹样的“厚重感”拆解为可复用的设计模块,再与郁金香的“现代感”重组。依托浙江理工大学色织提花技术,设计师让回纹化作郁金香的花托,让水波纹成为裙摆的褶皱,最终呈现的作品,既有“亭亭玉立”的自然意趣,又有“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底蕴。

正如贺荣所言:“郁金香与织锦的融合,是审美的叠加,更是文明的对话。”当模特身着缀满郁金香纹样的织锦礼服走过T台,衣袂飘动间,仿佛能看见东西方美学的握手——郁金香的异域浪漫,因织锦的东方雅致更显温润;织锦的千年技艺,因郁金香的鲜活意象更具活力。这种融合,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穿在身上、触摸得到的“生活美学”,完美契合了大众对优雅与自然的向往。

科技赋新韵:非遗织锦的艺术破界

镜头推近至模特肩头,模特织锦长裙上的郁金香纹样瞬间占据视线:每一朵花苞的弧度、每一片花瓣的褶皱都刻画得极为精准,甚至能看清丝线交织的细微纹理,这份精度是传统手工织锦难以企及的。而这份“超越”的背后,是中纺瓅锦的创新逻辑—— 团队研发的数字化系统将手绘稿转化为可计算的参数,AI 提前规避了传统织锦反复打样的损耗;ERP系统打通设计与生产的链路,让设计文件直连电子提花机,不仅效率提升70%以上,更让模特身上的织锦既有手工艺术的温度,又有科技生产的精致。

这份“科技赋能”,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对技艺的延续。早年推动非遗产业化时,贺荣曾遭遇传统手艺人的质疑:“机器织的锦,丢了老祖宗的魂。”为了化解这份顾虑,他带着技术团队驻守工坊数月,将手工织锦的“手感”“光泽”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让电子提花机精准还原蜀锦的“细腻”、宋锦的“挺括”。

如今,在海宁中国家纺城内的纺织非遗创意馆里,贺荣团队创作的各种非遗创意纹样,包括杭州亚运会颁奖礼服、东京奥运会织锦国礼等作品,都是“机器与手工平衡”的例证——机器负责标准化生产,手艺人专注纹样创作,最终的成品,既保留了非遗的“文化内核”,又具备了现代时尚的“实用属性”。

科技的加持,更让非遗织锦的艺术表达有了新可能。本次大秀中,贺荣团队以郁金香为核心,将其粉、紫、黄等原生色调与非遗工艺结合:通过数码提花技术精准调控色彩,从花瓣根部的浓郁到花尖的淡雅自然渐变,还原其盛放韵律;部分面料加入可持续材料,在灯光下折射细碎光泽,宛如晨露沾花。这种“艺术 + 科技”的创新,让非遗织锦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质感,契合消费者对“时尚+文化+品质”的多元需求。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所言:“非遗创新之难,难在守成与突破的平衡,而科技,正是找到这份平衡的钥匙。”

产业育新机:国风时尚的生态共荣

“郁”见瓅锦大秀的成功,离不开海宁许村这片“纺织沃土”的滋养。这座拥有40余年纺织积淀的重镇,已形成“家纺+服装+数字”联动的产业集群:1.5万余家纺织企业提供从面料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持,20余万从业人员构建起完善的人才网络,全国30%的新中式面料产自这里——“好面料、许村造”的区域品牌,为中纺瓅锦的非遗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许村的产业生态中,品牌与产业的“双向赋能”格外显著:中纺瓅锦依托许村的产业链优势,与近2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将蜀锦、宋锦技艺融入现代面料研发;许村则以中纺瓅锦的创新实践为样本,推动更多企业转型国风赛道。

2024年马面裙面料爆火时,贺荣团队将织锦技艺融入马面裙面料设计,通过许村的产业化平台快速量产,让“非遗马面裙”走进大众市场。这种“品牌引领、集群支撑”的模式,不仅让中纺瓅锦在202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斩获“国风影响力”称号,更让许村成为国风时尚的“创新策源地”。

未来,这份“共荣”还将持续深化。贺荣计划联合许村的产业资源,与雕刻、刺绣等非遗技艺跨界合作,拓展织锦面料的应用场景;许村则将依托“时尚面料创新中心”“纺织非遗创意馆”等平台,加速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正如贺荣所说:“国风时尚不是单个品牌的独奏,而是整个产业的合唱。”当更多企业加入非遗创新的行列,当更多消费者爱上“有文化的时尚”,中国国风必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当大秀的最后一束灯光落下,模特们身着织锦华服的身影仍在观众脑海中流转。这场“郁”见瓅锦的展演,不仅是一场时尚秀,更是一次非遗文化的“觉醒宣言”——它证明,千年织锦技艺从未过时,只要赋予它现代的表达、科技的助力、产业的支撑,就能在国风时尚的浪潮中,书写出跨越时空的美学新篇。而中纺瓅锦与海宁许村的实践,也为非遗创新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系品牌(主办)方或品牌(主办)公关方提供,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 品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