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童装市场在消费复苏与行业竞争的双重背景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头部运动品牌凭借多品牌协同与渠道优势逆势增长,而传统休闲服饰品牌则普遍面临利润缩水与转型阵痛。以下从财报数据切入,解读各品牌的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运动品牌童装线:增长引擎的“黄金赛道”
安踏儿童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成为集团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安踏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亿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14.5%。分品牌看,安踏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FILA斐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由迪桑特、可隆、MAIA ACTIVE等品牌组成的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涨61.1%至74.1亿元。尽管未单独披露儿童板块数据,但财报明确将“安踏儿童板块的强势崛起”列为集团增长的关键因素,其主品牌5.4%的增速与儿童线的双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表现印证了运动品牌“童装成人装技术下放”策略的成功——专业运动科技的亲子系列开发,既降低了研发边际成本,又强化了家庭消费场景的黏性。
特步2025年上半年营收68.38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至9.14亿元。特步儿童同样表现亮眼,专业运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2.5%至7.8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1.5%。其增长逻辑在于“跑步生态”的垂直渗透:通过绑定27场马拉松赛事资源(如厦门马拉松),将成人跑鞋的专业口碑延伸至儿童领域,形成“父母跑者-儿童装备”的消费闭环。值得注意的是,特步服装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鞋类的6.3%,反映出童装品类对服饰产品线的拉动效应。则凭借性价比策略实现稳健增长,集团总收益57.05亿元中童装贡献占比约18%-20%(按历史数据估算),毛利同比增长11.4%至23.66亿元。其成功在于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与“儿童运动俱乐部”等场景化营销,弥补了设计创新力的不足。
361°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益人民币57.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361°儿童品牌贡献收益12.6亿元,同比增长11%,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2.1%。361°儿童持续研发适用于儿童及青少年的专属产品科技体系,推出了FLASH科技、足弓自适应系统科技、攻速科技等创新科技,提升了产品实力。同时361°儿童通过多元化的品牌活动吸引了更多热爱运动的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为终端零售注入了增长动能。目前361°儿童业务已发展成为集团稳健的增长动力之一。
李宁2025年上半年营收上升3.3%至148.1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在业务分部方面,鞋类收入为8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服装收入为5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器材及配件收入为13.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李宁童装未单独披露,但集团整体毛利率稳定在50%,净利润17.4亿元(净利率11.7%)。其童装通过“单品牌多品类”战略,将中国元素设计语言渗透至儿童线,既避免多品牌管理的资源分散,又强化了文化认同溢价。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可能成为运动品牌拓展童装的新范式。
传统童装品牌:利润滑坡背后的转型困局
森马集团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61.49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表现突出,营收43.13亿元,同比增长5.79%,占总收入的70.15%;但净利润同比暴跌41.17%至3.25亿元。海外扩张成为双刃剑——新加坡等市场开店导致运营成本激增136.23%,但毛利率未能同步提升。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暴露出传统童装品牌国际化进程中供应链本地化能力的缺失。
太平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98亿元,较同期下降7.86%;归母净利润7771.16万元,下降54.61%,扣非净利润1370.90万元,下降78.91%。男装、女装为营收主力,收入分别为11.80亿元、10.60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品营收全线下降。主品牌中,女装跌幅最大,较同期下降10.45%,男装与少女装跌幅均在7%以上。太平鸟mini peace的困境更具代表性。尽管童装营收降幅最小(-3.73%),但集团整体净利润下滑54.61%,二季度甚至亏损4600万元。其核心矛盾在于“重门店轻产品”——单店投资超2000万元的旗舰店策略(如宁波天一店月销500万元)推高销售费用,但产品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0.8%,导致设计同质化难以突破。
嘉曼服饰(水孩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5万元,同比下降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62万元,同比下降27.8%。其中,童装业务表现稳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8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5.95%,营业成本约为1.4亿元,毛利率为62.07%,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截至6月30日,童装存货余额达5.7亿元,较期初增长12.91%,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47亿元,增长17.53%。嘉曼服饰虽营收微增3.5%,但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至-2193万元,被迫调整募投资金用途维持运营。
安奈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63亿元,同比减少2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7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4元。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经营业务整体表现受到消费市场疲软的影响。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回暖,但服装消费需求仍显疲弱,尤其是在童装市场。公司深耕童装行业29年,专注于儿童及其家人的休闲服饰,通过自主设计与采购、外包生产以及多渠道销售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和水孩儿同样困境揭示了一个行业真相:在电商流量红利消退后,缺乏品牌差异化的中小童装商正面临“库存-折扣-现金流”的死亡循环。
市场趋势:从规模竞赛到价值重构
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揭示出三大趋势:其一,运动品牌童装正在吃掉传统品牌的市场份额,其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品牌化”(如安踏的吸湿速干科技)和“场景社群化”(如特步的马拉松生态);其二,渠道策略从“广撒网”转向“精耕细作”,太平鸟关闭194家低效门店与特步专业运动店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其三,现金流管理能力成为分水岭,安踏70亿净利润与嘉曼服饰现金流告急的差距,实则是供应链数字化程度的代际差异。
未来,童装市场的决胜关键将在于“家庭消费生态”的构建——谁能将产品功能、情感价值与用户体验深度绑定,谁就能在下一个财报季交出更亮眼的成绩单。而对于仍在转型中的传统品牌,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当消费者为孩子的第一双专业跑鞋支付溢价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承诺。